[美娱]总统系统,不满意?+番外(686)

作者:羊毛裤


即便奥斯蒙德内心笃定《泰坦尼克号》不过是又一次毫无风险的投资, 为他那数不清位数的财富上再添无关紧要的一笔,仍然有人替他着急, 贷款焦虑,认为他终于要迎来投资生涯的滑铁卢:

《洛杉矶时报》认为《泰坦尼克号》是一场套取现金的骗局,是洗钱的手段。

《时代》杂志的封面小标题写着“咕嘟咕嘟...《泰坦尼克号》是否会同邮轮一样沉没?”

彼时环球投资了1.75亿美元的《未来水世界》在全球上映, 仅收获了2.6亿票房。

这部让环球元气大伤, 几乎赔干净了家底的影片免不了被媒体拉来与同样投入了上亿美元的特效大片《泰坦尼克号》对比, 甚至以《未来水世界》“预言”《泰坦尼克号》未来的惨状。

“未来水世界”,不就是泰坦尼克号的“未来”吗?

和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掐了十几年架的英媒更是直接开麦:“《泰坦尼克号》与泰坦尼克仅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它们同样诞生于人类的傲慢,二是它们终将一头撞上冰山。”

“曾经的《天堂之门》,今日的《泰坦尼克号》”

就连《全球日报》也凑热闹似的“踩上”老板一脚:“是的,奥斯蒙德这回一定要翻船了。”

这不是《全球日报》第一次和老板唱反调了。

几年前,他们就发现在混乱的舆论漩涡中假装阴阳老板一句,能让他们收获更多的关注获取更多的营业额,还能将水搅得更浑一些。

黑红和争议都是流量,在纷争中粗着脖子据理力争吵红了脸终究比不过笑等小丑被打脸更加有趣。类似的事早已重演了成百上千次,但他们的同行仍然无法及时吸取教训。

哦,部分同行。

媒体工作者中还是有不少人清醒而理智的。

《纽约时报》就是其中之一:“妄下判断为时尚早,好莱坞的奇迹一直都拥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它叫做奥斯蒙德·格里菲斯。”

《银幕》:“他们在《多格板箱》一夜成名前嘲笑;在《忠犬八公》、《PlanB》上映前质疑;在《失乐园》、《冥王星》捧杯前讽刺...十几年来,他们没有学到任何东西。”

...但这些声音没能抚平卡梅隆和安布雷拉高层焦躁不安的紧张心情,所有的电影工作者都是赌徒,但这次,他们投下的赌注实在是太多了。

几乎每个为《泰坦尼克号》负责的人都认为,影片会让他们晚节不保痛失饭碗,工作组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和恐慌的声音。

就连卡梅隆自己也每天测着心率,时常向助理抱怨也许他会心脏病突发死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奥斯蒙德简直就是迷雾中的哨塔,他镇定自若,信心满满,一遍又一遍鼓励两个年轻的主演、卡梅隆和剧组的工作人员:“《泰坦尼克号》是我近几年来最喜欢的电影,我相信它会成功的。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只有坚持下去。”

一切的恐慌、担忧,全部在1996年的暑假画上了句号。

上映以后,《泰坦尼克号》迎来了铺天盖地的批评声。首周票房仅有3260万美元,凭借非常小的优势登顶北美票房冠军。与它高达4亿的天价成本对比,首周三千万票房似乎已经为《泰坦尼克号》画上了失败的句号。

按照眼下的状况预测,《泰坦尼克号》捞不回本。

但在一片唱衰和嘲笑声中,《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却开始逐周逆跌,票房按照完全违背了常理的方式开始上升。在暑假的尾声,每天的票房收入都能达到一千万美元以上。

疯狂的票房增长令人们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十年前与《泰坦尼克号》命运相近的《Plan B》,后者现在已经成为了好莱坞历史上最为经典的青春片,被无数后来者争相模仿。

年轻女孩对这部披着爱情片皮的灾难大片趋之若鹜。重金难求一张《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票,更别提一张预约早已排到了明年的泰坦尼克号主题乐园门票。

《泰坦尼克号》最终为安布雷拉创造了2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两年内就凭借着周边、主题乐园、录像带和磁带等等多项手段为奥斯蒙德带来了80亿的收入。影片还获得了14项奥斯卡提名,平了《宾虚》的记录。

只是可惜,按照汇率计算,《泰坦尼克号》的票房仍然没有超过影史票房冠军《红辣椒》,提名数量和获奖数量也没能超过由奥斯蒙德执导的《末代皇帝》。

卡梅隆头一次捧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奖杯,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兴奋地大喊大叫,重复杰克在大船中的台词:“我是世界之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