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赵姨娘的幸福生活(155)
此时李纨、凤姐和迎春三姐妹都赶来了,听到王夫人哭贾珠,李纨也控制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贾政回想往事,前所未有的难受,当着众多女眷的面,竟也眼泪纷纷。
正哭成一片时,贾母喘着气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贾政一看母亲来了,忙迎上去赔笑:“这么热的天,母亲何必亲自走来?”
贾母厉声道:“你是不是生一个儿子就要打死一个?”
贾政跪下道:“儿子也是为了光宗耀祖啊!”
贾母啐道:“你父亲当初这样对你了吗?你烦我们,我们不如都回南京去,让你自己清净!”又对王夫人说:“宝玉将来出息了,也未必记得你,你也别疼他,省得将来生气!”
贾政叩头认错不止,贾母一看宝玉的伤势,哭得喘不过气,众人七手八脚把宝玉抬到贾母房中,一时间王夫人和贾母、李纨又哭了一大场。
素来和宝玉玩得亲密的黛玉、湘云、宝钗和几个大丫鬟也都心里难受得很,唯恐宝玉有什么意外。
这次挨打,宝玉保全了性命,可也伤透了贾政,他对这个嫡子失望至极,闲时只是陪陪赵姨娘和贾环。
话说赵姨娘得知宝玉挨打,也有贾环的原因,生气地骂他:“我叫你不要管不要说,你说了什么?”
贾环道:“我本来不想说的,可是那天我看见他们把金钏儿捞起来,把我吓得半死!我又听人说是因为宝哥哥要玷污她,所以才这样,我就把这话告诉父亲了。”
赵姨娘道:“本来他和那个琪官有来往,老爷已经少不得要打他,你还去火上浇油!况且你也不知真假,说它做什么呢?”
贾环说:“我那时候吓得心都快蹦出来了,哪想得到那么多啊!”
到宝玉彻底养好了伤,恰逢贾政点了学差,要去主持科考。王夫人道:“你也不是进士出身,这学政一职怎么落到你头上了?这个官职到了地方上很受尊敬的,和当地的大员们平起平坐,先前当学政的不是侍郎就是翰林,你只是从五品,莫非是贵妃娘娘的面子?”
贾政道:“圣上说我人品端方,两袖清风,虽非科举出身,也是书香传家,让我去选拔真才,是特许的。”
赵姨娘得知此事,喜忧参半:“老爷赋闲多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可喜可贺!只是此去至少三年回不来,我不知该怎么熬过去呢?也不知这些孩子们没有你的管教会怎么样?”
贾政道:“管孩子我是最不称职的,在与不在都一样,只是你自己要多多保重,低调谨慎,避开太太和老太太,别担心我。有环儿和探春,你也可以宽慰些了!”
这年八月二十,贾政祭拜宗祠,又拜别贾母后动身出发,宝玉出门相送。
虽说这次要和父亲远别几年,宝玉的惆怅里还是夹杂了无尽的欢喜!以后没有人动不动查功课,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和姐妹们玩耍了!和谁交朋友都不用怕了!
自此,宝玉就像笼子里飞出来的鸟,不知道有多快活!
到了来年春,女中豪杰探春见月华如水,景色怡人,不忍睡去,徘徊到半夜。后来她就写信给宝玉和众姐妹,准备筹办一个诗社。这个提议得到了众人的赞同,恰逢宝玉得了两盆上好的海棠,因此叫海棠社。
沉寂许多年的李纨活跃起来,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她虽不能说在诗词上盖过大观园的才女们,可是赏鉴品评的水准却是公认的第一。
有了诗社,自然要有笔名,李纨率先取名稻香老农,探春叫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怡红公子,迎春叫菱洲,惜春叫藕榭。起社的地方定在李纨的住处,一个月两次集会。
第一次的诗会是以白海棠为题,几个姐妹有的写得风流别致,有的写得含蓄浑厚,真真一派风雅!
到了秋日,黛玉的咏菊诗标新立异,一举夺魁。有了史湘云的加入,诗社更是热闹无比。
在这样的活动里,探春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她的才华和风度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赵姨娘虽不会写诗,每次听李纨说了,总是很开心。
贾政外任去了,王夫人常常在心里想着:哥哥王子腾成了九省都检点,贾雨村成了大司马,协理军机,贾政还只是个学政,而这已经是格外开恩了。放眼整个贾府,谁才能带来希望呢?
赵姨娘管不着这些,她除了思念贾政,其实日子过得不紧不慢,也挺惬意。
时值凤姐生病,宝钗和探春协理大观园,因为宝钗终究是外人,所以探春是最得力的。比起凤姐以威严著称,探春的精明头脑更胜一筹,她理家井井有条,有规矩有章法,大公无私,人人各司其职,很快就得到众人的尊敬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