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赏花升职/清穿之赏花吃瓜+番外(152)

曹家的确非常富裕,或许“金玉满堂”不足以形容,他家的院落不比京城差,甚至更为精致雅趣,与紫禁城又是不一样的风景。

马佳芸兰的商铺还未入住江南,但也是听说过他们的富贵。

而她对于他们的印象更多来源于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红楼。

马佳芸兰对于红楼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惊才艳艳的姑娘们,以及她们的诗情。

于是曾经花时间查过这一部分。

很多人提到江南女子,都想到她们的柔情似水,乃至于带有男性视觉只看见瘦马,更不要说什么裹脚之类的旧习。

诚然,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马佳芸兰一路上看见的汉女几乎都有裹脚陋习,这个来自于封建男权的束缚,不是她们的错,也不是简简单单可以改变的,只是江南女儿不止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

江南不止出才子,同样也出才女。

她记得在《历代妇女著作考》记载的诗人当中,一共有四千多位清朝女诗人,其中江南才女约占其中的百分之七十。

清初曾有一桩风雅趣事在当地广为流传,甚至被记录入野史当中。

杭州有一位才女顾若璞,她为了让教导自己儿子领悟意境,仿照明朝国子监祭酒官员冯梦祯,在西湖上建造过一条小小的画舫,常常游于断桥至孤山水路之间。

此舫无关风月,被人们叫“读书船”。

“六奇枉说汉谋臣,后此和戎是妇人。能使边庭无牧马,娥眉也合画麒麟。”——此诗出自清江南女诗人徐德的《出塞》。

徐德与诗人顾若璞处于不同时期,又有不一样的文风。

江南才女们不止可以小调愁怨,也能够边疆大义;她们的心中不止有情,还有家与国,她们也有人曾尝试过打破封建男权的束缚思想,不局限于宅院间。

她们身上让人也看见四个字——“学能明智。”

说贪心也罢,道圆梦也好,或者还有些天真,马佳芸兰更想了解这些,假如能够有幸见一见江南才华横溢的姑娘们,此次南巡便不算白来。

第74章

因康熙对曹家以及曹老太太的特殊对待,马佳芸兰在和曹家女眷们开聊不久,便发现她们不像先前遇见的女眷那么拘谨小心。

她们不知不觉中聊起了江南诗社。

也是恰巧曹家的一位三夫人与她名下两位待字闺中的姑娘,都与诗社有关,而且还是所有女子诗社当中最出名的一个。

听到荣妃提到了她们所在的蕉园诗社,曹三夫人她们一开始是怕的。

世间女子能够聚集交流的地方本来就少,假如受到来自荣妃这样皇权者的打击,女子诗社可能也办不下去。

谁知荣妃不仅汉语说的不错,常常言之有物,胸中竟像是不止一点文墨的样子,和她们平时常常接触的达官贵人并不一样,而且甚至对于诗社非常推崇。

“蕉园诗社?”

可!太可了!

很多人不了解蕉园诗社,先科普一下,是从顺治时期到康熙历时四十余年的女子诗社,最先倡导人正是顾若璞的侄女顾玉蕊,期间优秀作品很多。

马佳芸兰心生向往:“也曾听过蕉园五子的名声,诸如‘愿岁岁、春光不老。看遍上林花,著意怜芳草’、‘无端输却玉搔头,倚屏笑撚花枝嗅’[1],实在爱极了这些诗词,不知是否有机会见一见现任的林社长?”

曹家女眷面面相觑,曹三夫人上前一步回:“若荣妃娘娘欲见,自是可以。”

“太好啦!”

马佳芸兰喜上眉梢,康熙在此处停留的时间少说也有五日,见面还是有机会的。

关于这个,她之前趁着康熙心情不错时,提过一二。

江南女子诗社全是女诗人聚集,与官场无关,影响不到、也不敢影响时政,她们的诗也基本上都是游记,见一见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

最麻烦可能是再次查一查这些文弱女子们的背景资料等,而在受到南巡通知后,各地官员们早已一遍又一遍清理过城内诸多人与事。

但对于其他人而言,荣妃这仿佛随口一提却是件大事儿。

曹家内部自是不必多说。

曹老太太一遍又一遍嘱咐曹三夫人与曹家姑娘们,切不可得罪荣妃,强调荣妃能在皇宫里生下三子一女,还全都平平安安养大,心机手段绝对不是她们能比的巴拉巴拉之类。

“媳妇儿怎敢得罪荣妃娘娘?”曹三夫人面露苦笑。

她匆匆忙忙去通知蕉园诗社的社长林以安。

林以安自然是震惊不已,冷静下来后,她也在这件事上看见一丝转机,或许这能影响到蕉园诗社的存亡的。

爱小说的宅叶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