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宋之后(202)

作者:广寒宫宫人

说句实话,岳云的成功固然有他天赋和过人的能力,但如果不他不是岳飞的亲生子,赵官家的驸马,他也无法赢得这么大的战略优势。

王世雄的老婆不是公主,他本人更不是韩世忠的亲儿子或者干儿子,要想获取更大的成功,也需要建炎年首届武状元这金灿灿的身份加持。

不过这也没什么可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考满分的学生自然也不是好学生。

等到七月流火,秋风又起,河北大地上树叶微黄,天津海港建设终于完成第一期工程,而京杭大运河的淤泥疏通也达到预期效果——至少可以保证变经到燕京的运粮路线。

赵官家正式下旨,将武清和周围三县合为天津府,岳翻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第一任知天津府事,李宝的退役统制官崔邦弼为通盘,江南公阁出身的施全也成了海运录事——更重要的是赵官家说话算话,他女儿女婿全家被赦免回了原籍,但下一代不能在当官了。对此薛强已经万分感谢,恨不能给老丈人和官家一起塑个金身了。

《天阿降临》

而主持了开港后第一次远航——当然,因为季风的缘故,这次远航也是试验性的。

不过,对于岳帆来说,这次脚踏实地的招商建设工作完成,终于也让他摆脱了岳飞弟弟的标签,不需要再承受巨大心理压力。

但人类的悲喜并不相同,同一时刻,别人的心理压力就有点儿大了。大名知州陆宲刚刚打了侄子一顿,还没解气,道:“竖子,知道错了没有?”

“游知错,我不该惹怒叔父。”鼻青眼肿的陆游态度非常正确的回答道,虽然他此刻是跪着的。

“那科举考试的事儿怎么说?”陆宲一看这小子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就来气。

“陆游已已经想好,我要去考武科举。叔叔若还是生气,大可再打我一顿。”

陆宲简直觉得跟这个自小就有神童之称的侄子没法沟通了。你说说,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了,你去做个武人干什么?好好读书当官不好吗?何况你也是这块料啊!

不就是你婚事出了点波折,嫂子把你的小未婚妻唐婉的父母给得罪了,两家退了婚吗?

你才多大,好男儿志在四方,将来功成名就之时,何愁没有好妻?为这点事就要改变志向!

“从今日起,你不得出府宅一步,我是管不了你了,这就写信给你父亲,叫他来给你讲道理。”这是陆宲最后的倔强。

但是陆宲很快就发现自己自作自受了,我为什么要从**着你学击剑?这娃居然半夜趁人不备,跑了。

第二更了求打赏和月票。

第121章 一百一十章:功成不身退的陈规

其实叔父大人实在是有点儿误会陆游了。不能和唐婉缔结良缘,确实对他打击非常大,但此时他并没有经历婚后那种甜蜜的生活,自然也伤感不到那种程度。

当然也不是因为只是羡慕岳小侯爷的军功,也想来个班定远霍去病之功,他还是有这个自知之明的。

之所以选择武举考试,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这半年间,因为办邸报,他也跟着天子近臣学了不少事情。对国家战略和人生将来的走向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当今这位天子,是绝对不会重复以前那种文贵武贱的老路的,这样就能保证文武进士都能受到尊重和重用。

相对于文管集团的饱和,反而现在运营低级军官的问题让地方官吏十分头疼,考中武进士更容易出头一些。

而且从现实的角度,本次文进士录取人数只有一百二十人人,而五进士的录取数量却达到五百人人,怎么算也是考中武进士的概率大。

虽然陆游还年轻,但这几年,什么叫秋草人情他也见识了不少了。深知道,晚了一步就步步晚,叔父仕途眼看就这样,他爹陆宰这辈子是没指望了,难道他们越州陆氏的主支不应该奋发图强吗?

他的父亲和叔父未必不懂这个道理,但是半辈子生活在重文轻武的环境下,他们的思想已经很难改变了。陆游发现既然沟通不了,那就干脆跑出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当然这一切有个大前提,那就是他路由自信,不管是文武,咱都是相当不错的。

放下陆家这边的恩恩怨怨不提,临近考试了,赵官家焦头烂额了,因为主管燕京建设的副相陈规居然病了。

就在视察武学考试的场地问题上,忽然头晕眼花一头栽倒,这可是相公,把周围的大小扈从吓得不轻,赶紧七手八脚架起陈相公,万幸其中有个段智兴,见过这种情况,建议大家找了个地方让陈规先躺下休息,另有传唤大夫来,同时上报赵官家。赵官家一听,也是吃了一惊,陈规年纪毕竟不小了,火速让太医赶了去,自己随即跟上。待到武学附近的校舍里后,听太医们讲解了半天,赵官家目瞪口呆,这不就是中风前兆吗?

同类小说推荐: